📖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为什么植物不会动
- 植物之所以不会移动,并非因为低等,更不是天生如此。用一种拟人化的方式来理解植物的行为——在面临生存压力的时候,植物主动地选择了静止不动。演化论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物种如果天生就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它一定因为现在的样子而获得了某种生存上的优势。而植物选择不动,是因为在能量获取效率上更高。光合作用让植物获得了压倒性的生存优势,以至于地球上的生物总量,大约99.7%都是由植物构成的。
基因横向转移
- 对于细菌这个层面的微生物来说,还有一种更厉害的传播基因的方法,叫作基因横向转移。因为原核生物对外来基因缺乏防范机制,它们很容易接受外来基因并与其融为一体。但是,高等生物的细胞对于自身基因的保护机制就比较健全,接受了外来基因的细胞会被免疫机制摧毁或者清除。所以,高等动植物之中,很少会发生基因横向转移的事件。基因横向转移这件事,让演化的发生变得极其偶然和灵活。
植物的起源
- 目前已知蓝细菌诞生在35亿年前,它擅长的生存方式,就是大名鼎鼎的光合作用。因为蓝细菌大部分生活在海里,所以以前也把它们叫作蓝藻。当然,蓝细菌并不是藻类,之所以过去叫它们蓝藻,是因为蓝细菌的个体比一般的细菌要大得多,而且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特点与藻类很相似。但从本质上来说,蓝细菌没有细胞核,是一种原核生物,它是细菌的亲戚。地球上有50%~85%的氧气是蓝细菌这类可以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制造的。
🐭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2023.01.31 一月读书总结
这个月读完的 5 本书《脑髓地狱》,《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西游补·悟空的梦》,《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惊艳的是《翦商》和《可能性的艺术》这两本,给人醍醐灌顶的感受,大大扩展了对历史和政治的观点和想法。下个月继续密集地把刘瑜剩下的几本书读了。
2023.01.30 一点感想
这两天密集的做了一些决策,想清楚后抓大放小,不拖延,快速执行,虽然花了点小钱,但大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幸福感和成就感。
人生也是这样,现实中很多人都在拖延,一个常见句式是“等xxx了就xxx了”,比如大到“等考上大学就可以看想看的闲书了”,“等工作了就可以自由旅行了”,“等小孩长大了就过自己的生活了”,小到“等我买好所有工具就开始学习”,“等天气暖和了就开始运动”。仿佛等待的过程都不是在做自己,而是过的一种被迫的生活,在为做自己做准备工作。
从我小小的不成熟经验看,人生在世第一重要的就是努力多尝试,快速试错,尽量在年轻的时候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怎么过完自己这一生,第二重要的就是抓大放小,不拖延,快速执行,朝着自己的目标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