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Post
status
Published
date
Dec 1, 2022
slug
2022.12 胡言乱语
summary
2022.12 胡言乱语
tags
思考
读书
category
胡言乱语系列
icon
password
2022.12.31 今年最后一天
这个月读完的 7 本书,历史与未来的交织,旧脑与新脑的斗争。
《千脑智能》,《秋园》,《我本芬芳》,《地铁》三部曲,《红拂夜奔》
2022.12.30 请回答2022
原以为这个年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由于网易新闻2022年度盘点的视频在大陆局域网内被封杀,让人不得不想起年初的四月之声。这一头一尾就是整个2022年的全部记忆了,这是统治者犯下的罪,是他们最想让人遗忘的部分,但人的记忆是不可能封杀的,就像这个政权这几十年给人民造成的各种苦难,都在大家的回忆中,以及 youtube 上,作为证据保留下来。
2022.12.29 读《千脑智能》
这真是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很多观点和我之前脑海中冒出来的一个个小灵感不谋而合,而且帮我把这些分散的灵感全部串起来了,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这种找到知音的感觉简直太让人过瘾了。未来这本书也许能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平起平坐。
关于智能,之前的理论大部分都把人脑比喻成一个像计算机这样的“
输入-处理-输出
”系统,而且人脑的不同部分分工处理不同的任务。但《千脑智能》提出的是人脑是一个“学习-预测
”系统,而且每一个构成大脑新皮质的皮质柱中都有一整个的模型,这些皮质柱本身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通过连接的神经元不同而学习到不同方面的知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建模这个世界,并通过一种投票机制产生一种稳定的感知。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当前人工智能的方向依赖大数据和大算力,作者认为方向是错的,没有从智能的原理出发的人工智能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作者认为我们的知觉和存在感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它依赖于不断形成对最近的思想和经历的记忆,并在日常生活中回放它们。如果不能回忆起最近的想法和经历,那么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假设我们创造了一个智能机器,它利用与大脑相同的原理来学习世界模型。智能机器学习的世界模型的内部状态等同于大脑中神经元的状态。如果智能机器在这些状态出现时记住它们,并能回放这些记忆,那么它会像人类一样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而且我们创造人工智能的时候,可以只创造新皮质的部分,舍弃旧脑的部分,这样人工智能就不会对人类怀有恶意。他认为关闭一个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并不是谋杀:没有旧脑,它怎么会感觉到恐惧或悲伤呢?它又为什么想要生存下去呢?
关于人脑智能的未来:未来的人类要在旧脑(为自私的基因服务)和新脑(为知识服务)之间做个抉择。更具体地说,我们是希望人类的未来由自然选择、竞争和自私基因来决定,还是由智能和它想要理解这个世界的愿望来决定?
作者认为我们做不到将大脑上传计算机,一方面是因为大脑与身体是一体的,大脑通过身体学习世界模型,没有身体,大脑就会难以学习,如果通过模拟,那就需要尽可能模拟身体的全部感受,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是,复制大脑只是一个岔路口,而不是道路的延伸。在岔路口后会有两个意识体存在,而不是一个。共同的“你”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最初可能拥有同样的大脑和记忆,但是他们立即就会变成不同的人,从此过着不同的生活。
更多细节参考笔记:2022.12.29 读《千脑智能》笔记 ,本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很多论文供感兴趣的人进一步研究用,其中很多都附有代码 (程序员友好)。
2022.12.28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反过来就是说当不需要你承担责任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承担责任。最近生活中很多事情有了新的人帮忙顶着,发现自己就松懈了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大多选择了不做,该想办法的时候也不太去想了,整个人感觉就轻松了不少。但这种情况太过了当然也不好,要想出众,还是需要不设边界地做事,但问题是如果已经失望了不想出众呢。
2022.12.25 Our Big Brother
对于中国人来说,big brother 有两种含义,一是指 31 年前的今天土崩瓦解的苏联帝国,另一个则是指《1984》里的那种。
2022.12.24 读《秋园》
这是一本我父亲想要写的那种回忆录。
作者的母亲去世后,作者意识到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在不算遥远的那一天,我自己在这世界上的痕迹也将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于是作者拿起笔,唤起遥远的记忆,重走母亲长长的人生路,写了他们一家人如水中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的生活,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
为了通过中国大陆的审查,对于 1949 年后的经历,尽管这本书已经省略了太多,且直接去掉了 1966-1976 这十年,但剩下的部分展现出来的 1978 年之前那几十年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仍然让人触目惊心,普通人物被历史的洪水裹挟,如浮木般随波逐流,太惨了。
在本书的后记里有写到:
在一件衣服的口袋里,我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年份和地点——外婆记下的最简略的生平,最后两行是: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 终落得如此下场
感谢这本书,记录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这些并不遥远的人和事我还算比较熟悉,我的祖辈有相同的命运故事。这本书会留存于世,它比冬天更长,比王座更久。
1919 年,秋园出生于洛阳市,家里开药店; 1932 年,秋园结婚,丈夫是国民党文官,随夫从洛阳来到南京; 1937 年,日军攻击南京,去重庆途中,从汉口到湘阴,在丈夫老家定居; 1940 年,作者出生; 1960 年,秋园丈夫死于饥荒,从湖南来到湖北,为生存改嫁; 1980 年,秋园后夫死,从湖北回湖南; 2008 年,秋园八十九岁逝世。
2022.12.23 读《我本芬芳》
一本很薄的书,200 多页,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这应该算是作者的一个自传,八十岁的她讲述自己六十年看似平淡的婚姻故事。整个故事里,由于体制的约束、物质的匮乏、感情的淡漠,生活平淡中充满了压抑和痛苦。两个本不相爱的人,仅靠“能过日子就行”的信念维系,最后也竟然能相伴一生。在这六十年里,两个人都有外人看不到的痛,“不好不坏,淡得没有意思”。而这种中国式婚姻,在过去应该遍地都是吧,当年的人活着真不容易。
书的最后,八十一岁的作者问八十八岁的丈夫:“假如真的有下辈子,我是说假如,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没想到得到的是极其清楚的“不愿意”三个字。“她终于知道,这六十年的婚姻——大家眼中的钻石婚——的确也是固若金汤的婚姻,只是她和他都没能获得幸福。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作者的丈夫要是也有这文笔,要是也愿意写一写自己的婚姻,可能又是另一个版本的悲惨故事吧。
作者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即下放农村。此后数十年为生计奔忙,相夫教子,后从某运输公司退休。花甲之年开始写作。
2022.12.22 读《地铁2035》
震撼!!!只有苦难深重的俄罗斯人才能写出这种作品!!!
这是《地铁》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如果说前两部只是在克苏鲁和废土科幻的背景上,探讨了爱与和平,探讨了人类文明发展史 (2022.12.18 读《地铁2034》,2022.12.14 读《地铁2033》),那这一部就直接是反乌托邦的巨著,相比之下,前两部瞬间就成了这一部的小小前传。
故事回到了第一部的主人公阿尔乔姆,他帮助消除了“黑暗族”后,在展览馆站被当成英雄,但他却无法直视自己的良心,他还坚信他在发射位置信号的时候,从电台信号里听到了其他地方的呼叫,于是每天都拿着电台留到地面尝试重新搜到信号,但一无所获。此时,第二部的主人公荷马为了完成他的英雄主义作品,来到展览馆站,试图采访阿尔乔姆,中间透露他曾经听到有人说用电台收到过其他城市的信号。于是,阿尔乔姆和荷马开始了寻找这位接收人的跨地铁之旅。
一路上,他们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陷入“红线”、“汉萨环线”、“第四帝国”和“游骑兵”等地铁内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中,最后各种死里逃生后,来到地面,找到了一个无线电屏蔽塔,并确认地铁并不是唯一的有人类生存的地方,走出地铁走出莫斯科,在其他地方的地表也能生活。那为什么在二十年里,他们从未考虑过逃离地铁?为什么会忽略在外面生活的可能性?
阿尔乔姆悲惨地发现,这一切只是因为俄罗斯统治者离不开供养他们的人民,为了避免人民知道外部的真实世界,他们需要把人民圈养起来,于是屏蔽了外部信号,并解释战争其实并没有结束,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在伺机发动攻击,为了不暴露俄罗斯人民只能选择屏蔽信号。这样通过树立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能让人相信民族主义的谎言,保持亢奋且团结的状态,忘掉生活在地铁中的现实困境和苦难,顺从地供养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同时,他们在地铁内扶持各种势力,“红线”、“汉萨环线”、“第四帝国”和“游骑兵”等不过是他们用来制造内部矛盾的工具,人民有了敌人,才能更容易被愚弄,更心甘情愿地参与各种被冠以正义的游戏,忘记自己被统治的事实,大家自发地参与了这一场游戏,让整个系统变得自我运转良好,人们不再想走出地铁,只想在这个游戏中爬得更高,比其他人过得更好。
作者德米特里·格鲁克夫斯基,在今年6月份上了俄罗斯内政部的通缉名单。因为作者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媒体《真理报》称,“作者被指控犯有俄罗斯联邦刑法第 280.3 条('旨在诋毁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使用的公共行为')的罪行。” 对于故意散布有关俄罗斯军方的“虚假”消息的人,该法律最高可判处 15 年徒刑。
结合中国的情况,尤其是最近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你会觉得这本书就在讲我们的生活,这里也有一道高高的墙,这里也每天宣传各种敌对势力灭我之心不死,这里也在内部各种站队互斗。对,我们其实就活在现实的地铁世界里。
附《地铁》三部曲高赞评论,来自 Winmale
第一本是克苏鲁,第二本是废土科幻,第三本是反乌托邦巨著。 《地铁》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如果人类用核弹把地球表面搞得遍布辐射。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毁灭,其实仅仅意味着人类毁灭了自己“最佳适应者”的地位,而按照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很快就会有其他更适应环境的“生物”取代人类的统治地位。 人类毁灭了自己所适应的环境,新的环境里出现了新的物种,占据了人类的生态位,人类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毫无希望地抗争,等待注定的凋亡。 建构于废土,不仅仅是科幻,应尊称其为伟大的反乌托邦巨著,甚至可能是最伟大的。 《1984》认为统治需要恐惧,《美丽新世界》认为稳定需要基因工程和药物。而《地铁》会告诉你:嚚民如家兔,御民如畜牧。 这种题材,只有亲身经历过苏联的俄国人才写得出来。 也许是巧合,和当前的国内大环境一样,《地铁》世界里看上去只有两个方法可以结束或摆脱现状 (目前也确实是这么发展的):
- 民众自发绝育,让统治者无人可御
- 移民,永远离开这里
本评论不存在剧透,也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深评,就算你知道这里有深渊,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依然会凝视你。
附一些原文摘录
——制度可以被消灭,帝国可以衰败灭亡,但邪恶的思想却如同鼠疫杆菌。它们在被消灭的死尸中干枯、休眠,就这样等上哪怕五百年。只要有人挖隧道时,不小心挖开了感染鼠疫的坟墓,或者触碰了沾染鼠疫的尸骨……不管你之前说什么语言,有什么信仰,都无法抵御鼠疫杆菌的入侵。 ——人的构造很简单,所有人脑袋里的小齿轮都是一样的:这儿,是想过得舒坦些;这儿,是恐惧;这儿,是负罪感。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了。贪婪的,给他诱惑;无畏的,让他负罪;无良的,对他恐吓。 ——我们在这里建设帝国,当炮灰,做苦役,狗咬狗,人吃人,自以为在拯救人类,实际上却被锁在地底下。我们全部的斗争,牺牲,功勋,到头来无非是蚁穴里的蚂蚁。没有任何人会知道。我们根本就是在白白送死。 ——一旦出了地铁,我们就不再能成为统一的民族,不再能成为伟大国家。 ——人有这样的本领:用幻想替代现实,完全生活在幻想世界。原则上来讲,这是有益的特性。比方说,整个地铁就在幻想出来的坐标体系中活得很好。…… 我的意思是说,秩序运转得很好。所有人都很投入:红线的人坚信他们在跟汉萨和帝国斗争,帝国的人坚信他们在跟红线和变种人作斗争,汉萨的人用莫斯科温来吓唬孩子,诬告邻居是特务——似乎一切都跟真的一样! ——人们不是很在乎名义吗?喜欢把自己当成什么人,而且还要跟另外的什么人作斗争。我们只不过投其所好而已。我们可不是极权国家!我们向他们提供最丰富的选择:想教训变种人?可以加入钢铁军团。什么信仰也没有,只想经商?可以移民到汉萨。知识分子?喜欢幻想翡翠城?可以去波利斯。多么完善的秩序! ——地铁系统是个好东西,就像多头蛇怪。你可以任意挑选一个脑袋,然后跟其他脑袋打架,想象敌人的脑袋是怪龙,战胜它。可它的心脏呢?”别索洛夫抚摸着桌面,扬起下巴划过办公室,“就在这里。你既看不见它,也无从知道。倘若我不向你展示,你仍会继续跟脑袋搏斗,不是跟帝国,就是跟汉萨。 ——根本就没有什么‘我们’和‘他们’,有的只是九头蛇怪,我们自己就是,他们就是由我们组成的。贵族阶级其实早就没了,所以地堡那些人又是从哪儿招募来的呢?就是从我们中间。这怪谁呢?谁也不怪,是我们自己对自己这样干的。事到如今,你,廖哈……我怎么可能打败这个九头蛇怪?没有任何人真心打算跟它搏斗,每个人都梦想着向它献上自己的头颅,成为它的一个脑袋,每个人都对它说:来吧,要我,带我走,我想成为你,追随你。屠蛇的勇士一个都没有,而蛇头却排成了长队。 ——我们何苦要去乌拉尔呢?我们要一座远在天边的孤零零的地堡干什么?做孤家寡人吗?我们在那儿有什么可干的呢,难不成相互厮咬?再说,我们怎么能离开你们呢?我们的位置,在群众中间! ——需要时时刻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给他们戴上笼头,或者说,进行心理疏导,向他们灌输某种理念、宗教信仰或者意识形态。要不断给他们制造假想敌,没有敌人,他们就活不下去!没有敌人,他们就无法自我界定,自我认知。 ——你们的健忘症于我们而言是好事。谁也记不住任何东西,昨天记不住,明天不去想,只活在眼下。 ——这就是我们的平衡艺术了。食物必须永远只够今天吃的,而且得是勉强才够。只有饿着肚子,才能想些实在的。如果让他们吃饱喝足,他们就会消化不良,胡思乱想。一旦饲料不加控制,政权——或者说,他们所理解的类似政权的东西——就会岌岌可危。
2022.12.21 两点感慨
- 大部分事情就跟骑自行车一样,知道了就很容易,不知道就总以为很难。越是那种你看着很高端的事情越是如此。因此,无需恐惧和臣服,只要你动手去做,深入细节 (非常重要),少则 1 个月,多则 3 年你也可以打败 90% 的专业选手。
- 大部分事情都是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越大的事情越是如此。因此,无需焦虑和紧张,大部分时候,你也决定不了什么,跟着自己的良心,做好眼前的事情即可。人生路漫漫,很多事情都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没有哪一步是白走的。
2022.12.19 Life’s Short. Take More Risks.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么一句话: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转眼,风云变幻的 2022 已经只剩 10 来天了,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能记住今年的几个日子呢?
所以,我们要多体验生活,多冲动,多冒险,多去尝试未知,这样才可以延长我们的生活。如果你像大部分人那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同样的安稳生活,其实一生也就一天那么长。
Life’s Short. Take More Risks.
2022.12.18 读《地铁2034》
这是地铁三部曲的第二部,依然延续了之前反战的思想,但略带悲观色彩,在主人公坚持对美好未来的希望时,现实却总是逐渐化为灰烬。
这一部中先是两条故事线穿插,第一条线中上一部的强大“猎人”复出,上一部的故事中,他对“黑暗族”的消灭让他不断感受到道德的谴责,几近精神分裂,只能与人隔绝,但在感知到图拉站有疫情后,认为无药可救,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强烈认为应该把所有相关染疫人都消灭,理性到冷血;另一条线是一个少女,她父亲因为不愿意屠杀人民,而被革命者赶下台驱逐,少女跟着父亲艰难度日,充满了圣母情节,为了避免杀人,她坚持寻找能消灭病毒的方法。两条线在中间交汇聚合成一条线,始终围绕着杀戮与救赎的主题推进情节。还冒出了“红线”老大的儿子,想努力证明自己,尝试通过音乐教化地铁人。最后杀戮和救赎在图拉站相遇,就在我们期待谁最后能胜出的时候,图拉站大义凛然地把自己给炸了,故事结束 (这种略带喜感的悲剧结局和第一部何其相似)。
个人感觉作者在人物的塑造上略过于脸谱化,很多动机比较牵强,为了推进情节而强行制造动机。除了这一点,基于末日背景,思考了个人的命运、文明的起源、人类的未来等等宏大的主题还是挺有意思的,唯一让人遗憾的是,这种讨论大多数时候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太深入。
1. 当你长年累月与死亡比邻而居,对于死亡的恐惧会让位于麻木的宿命论、迷信的护身符以及野兽本能。 2. 人类在地面游荡已经超过一百万年了,但从机灵的群居动物到史无前例的全新物种,这个进化仅仅源自大约一万年前的神奇蜕变。想想看,人类历史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都蜗居在洞穴,茹毛饮血,不会生火,不会制造工具和武器,甚至没有语言!就连他们所能体验到的情感也跟猴子和狼没什么差别:饥饿、恐惧、依赖、关心、满足……但人类何以在短短几个世纪之内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记录、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了发明和改造周围的物质世界?人类何以会想到绘画,又如何发明了音乐?人类何以能够征服整个世界,并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其加以改造?在一万年前,到底是什么赋予了这种动物如此神力? 3. 我们的整个世界都是由其他人的行为和想法构成的,一如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承自祖辈的无数马赛克碎片构成的。祖辈在他们身后留下了痕迹,为后代留下了灵魂的分子。 4. 文明就像一座沙堡,很美好,却也脆弱得要命。必须一刻不停地小心看护,否则时间就会将它风干,土崩瓦解。只要连续三代人不会阅读,就足以忘掉之前两百代人精心创造、细心传承的一切。我们就会退回到五百年前,变成封建公国,甚至是氏族部落,我们会只剩下很少的人,而且过于分散,散布在过去国家的广袤土地上。渐渐地,三十年前从普斯科夫直到勘察加统一使用的那种语言,就会变得生疏,跟动植物、跟我们一起发生变异,最终变成数十种互不相通的方言土语。我们就再也没办法团结起来,重回人类曾经的巅峰。
2022.12.15 岁月蹉跎
今天居然是我的生日,也许只有年纪大了,才能真正明白“岁月蹉跎”的含义。
之前一直是懵懵懂懂地往前冲,总以为前面就是希望和意义之所在,人一定要在某个年龄之前爬到某个高度,达到某个地方,才算不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毒打,才慢慢醒悟过来,前面没有什么装满了希望和意义的应许之地,爬到某个高度也只是社会给你制造的心理锚点,让你能顺从社会主流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不过是统治者为了利于统治通过舆论和教育传导给你的。
人在世上,活得有趣和开心,本身就是希望和意义,如果你还有个美好的家庭和一堆爱的人,那这个希望和意义就更加具有实际价值。地位、名声和金钱不过是其中的辅助工具,不应该本末倒置,把工具当成了目标。即使没有这些工具,也不太影响目标的达成,反而是经常看到拿着一堆工具的人,找不到目标。(虽然我学过进化论,也读过《自私的基因》,知道即使伟大如爱,也不过是基因通过激素调控的结果,但我感性的一面不会承认这一点,否则我就连有趣也将失去了。)
一直有纠结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仿佛人就只有这两条路可走,但选哪一条都在限制之中,近几年才知道应该还有第三条路 “劳心劳力自治”,真正要独立的人应该走这条路,只有这条路才通向自由。
2022.12.14 读《地铁2033》
俄罗斯人写的书怎么都是大部头,花了 6 天才啃完,开始以为是克苏鲁风格的废土科幻故事,后来发现是游戏里打怪升级的故事,兼人类文明发展史巡游,夹杂着一些关于命运的哲学探讨,然后感觉是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最后发现是一个爱与和平的故事,但刚起头就被一个导弹给炸没了。
整本书按时间顺序是这样发展的:
- 核战争结束二十年后,人类几近灭亡,世界化为一片废墟。地表被各种变异生物占据。最后的幸存者们蜷缩在莫斯科地铁站与隧道中,建立起新的团体、城镇和文明,在挣扎求生的同时,也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斗争与厮杀。人类沦为野兽,最后的避难所变为永久的牢笼。
- 在植物园站的地面出现了一种新的变异人类,被地下人类称为“黑暗族”,他们有弹性的黑皮肤,可以抵挡致命光线,经受住烈日和酷寒。柔软灵巧的触须,使它们具备了心灵感应能力,既能安抚所爱,也能刺伤敌人而不被发现。不仅如此,它们的思想充满好奇,富有活力,并且不像人类那样脆弱,难以承受不幸。但“被驱逐的”、凶残肮脏的人类惧怕他们,不理解他们,杀死一切闯入的黑暗族使者。黑暗族试图找到一个可以作为两个世界的翻译和桥梁的人,可以向两边传达双方行为的含义,彼此的意愿,向人类解释它们黑暗族并无恶意,并帮助它们和人类交流。只有把人类主宰世界的知识、技术和历史与黑暗族的能力相结合,才能与自然的威胁相抗衡。
- 主角阿尔乔姆在地铁北部的展览馆站长大,紧邻植物园站,小时候他和三个小伙伴违规去植物园站探险,打开了地铁站铁门,来到地面,他只身前进,被变异野狗包围,另外两个小伙伴逃回地铁站,黑暗族救了阿尔乔姆,与他建立了意识交流的方法。阿尔乔姆回到地铁站,却关不上地铁站铁门,于是任其打开,给了“黑暗族”进入地铁的通道。回去后他们似乎遗忘了这些经历。
- 随着阿尔乔姆长大,神秘生物“黑暗族”的威胁也日益加剧,其实大部分时候黑暗族只是试图让人类了解战争的愚蠢和无谓,但基本没有成功,于是有了一些冲突。从人类角度看,为挽救家园,阿尔乔姆接受了去波利斯求援的重任。他踏上了穿越整个地铁网的探险旅途,遇到了不同站点的人类的不同选择,仿佛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法西斯、革命、市场、商人、等级、婆罗门、议会、宗教、厮杀、结盟、背叛、官僚,以前地面有的这里统统都有。一路上,“黑暗族”对他暗中保护,一次次拯救他,向他警告危险的临近,并不断试图与他交流。
- 在波利斯地面大图书馆的冒险中,阿尔乔姆获得了解决“黑暗族”的方法,即找到导弹部队遗留的导弹,发射到“黑暗族”的巢穴摧毁之。于是兵分两路,阿尔乔姆回到植物园站,来到地面高塔,向发射导弹的人传送了巢穴的坐标。这个时候他也终于明白了“黑暗族”的意图,沟通成功,“黑暗族”充满了喜悦和希望,期待已久的奇迹真的发生了,无谓的手足相残终于到头了。但为时已晚,导弹如闪电般划过天际,正中“黑暗族”巢穴。故事完。
2022.12.13 关于命运的几个观点
严格因果:存在命运且强因果,事都是在一条主线上依次发生,故事之间有因有果,一环套一环,不存在偶然事件。
完全随机:不存在什么命运,人生就是一些互无关联的偶然事件发生在我们身上,逻辑顺序上不分先后,然后我们做出反应。
阶段命运:命运不会发生,只会等你迎向它。活到某个特定阶段,或许有个事儿就找上门来,迫使你完成一系列特定的行为,做出一系列特定的决定。在这个过程里,你始终可以自由选择。一旦那个正确的决定被你选中,这之后发生的事,可就不再是所谓的‘偶然事件’了,而是这个决定连带的必然结果。从此以后,你的人生渐渐不再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叠加,它将变成一出带剧本的好戏。一切都将沿着数条逻辑线汇集到一点上,但过程不是线性的,而这,就是你的命运了。
心想事成:命运就是自证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的过程,你内心“预测”或期待某事,而这种“预测”或期望之所以成真,只是因为你相信或预期它会发生,并且你的行为与实现该信念一致。也就是说你的信念会影响你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信念成真,这个过程就叫命运。
- 《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人有亡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𫓧也;颜色,窃𫓧也;言语,窃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𫓧者。”
- 一些算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具有随机性。当根据结果制定规则,会强化这个结果,成为自证预言,如信用评分系统。部分人由于某些因素比其他人更难获得贷款,这让他们更有可能陷入贫困的境地。同时由于信用评分,他们获得贷款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大,使他们更为贫穷,由此反复。
- 1968年罗伯特·罗森塔尔博士做了个实验。他给一所中学的所有学生进行智商测试,但是只是随机选了一些学生,告诉老师这些学生的智商非常高,让老师相信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将会飞跃成长。随后的实验结果惊人: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事实上跟其余学生的智商一样)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
—— 读《地铁2033 · 第11章 我不相信》后整理
2022.12.12 如日中天
北京一票同事如日中天。不知道会不会遍历到自己,或者什么时候遍历到自己。最近刚好在看一本克苏鲁风格的小说,感觉就是 4D 阅读体验,那种不可名状的未知恐怖,充斥了你周围的空间,但是你认真去想发现却又找不到痕迹,无论是书里还是现实中,都真真切切。
2022.12.11 Dramatron
相比于 ChatGPT,我更喜欢 Dramatron。一直觉得故事的结构和套路其实很“容易”用模型来学习到,然后进行自动化的生产,作者只需要做一些优化调节即可。如今总算盼到 Dramatron 出来,希望后面可以用它写点东西。
2022.12.09 主动边缘化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个词,指上班族在能保住工作,或者丢了也不可惜的前提下,不争不抢,做好份内事,不求升职加薪,只求维持现状,遇到领导躲着走,下班了赶紧回家忙自己的事情。
主动边缘化也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内在的能量确实不足,没法卷了,只能放弃;二是看透了职场的规则,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无意玩这种职场打怪升级的游戏了。现在第二种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是大家都看清楚了,为了升个一官半职,付出太多精力在工作上,算下来性价比其实不高。人生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工作,这两者区别挺大的,不要混为一谈。
2022.12.08 读《红拂夜奔》
正经的民间传说故事
唐初有美人红拂女独具慧眼,辨识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她的夫君李靖,另一位是她的结拜兄长虬髯客,三人结为莫逆之交,一同在风尘乱世中施展才华,被人们敬传为“风尘三侠”。
红拂,吴越人,本名张出尘。父母亡,流离他乡,被人送入陈后宫为侍女。红拂幼时,因父母笃信道教,红拂亦随许天师学道,师傅曾赠一把红色拂尘,故人称红拂。入隋,为越国公杨素家妓。
杨素,早年协助北周武帝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24年后又帮太子杨广弑父弑兄而为隋炀帝。隋炀帝拜杨素为司空,封越国公,把持军政大权。
李靖,通兵法谋略,心怀大志,隋建国后,前往长安求报国之路,但不受杨素重用。红拂女侍立杨素旁,睹李靖英爽,心中倾慕,夜晚遂投李靖,两人一同投奔李渊父子,后李靖成唐开国大将。
虬髯客,本名张仲坚。据说原是扬州首富张季龄之子,生时父嫌丑欲杀之。获救后师从昆仑奴,艺成后欲起兵图天下,见李世民后自愧气度不如,认定天下将归李。有意于红拂,得知红拂嫁李靖后,与之结为兄妹,并将家产赠于李靖以助李世民夺天下,自己黯然离开,后为扶馀国主。
不正经的王小波版本
李靖本来是个大科学家,能发明一堆废物,能证费马大定理且把证明过程编进春宫图,年轻时总想证明自己聪明,但时代头头们不容,每天被一群官差盯着,每次跑掉后官差数量翻倍,于是只能住在洛阳祖传四面土墙的茅草房子里,以上街假装耍流氓为业,跟酒坊街的李二娘厮混,活得很无趣。某次“在天上行走”被杨素的歌妓红拂女看到,倾心于他,两人开启私奔,对于红拂女,这能逃离无趣的石头房子,是有趣的事情,他们躲在破庙,但李二娘找到了他们,但不幸被个官差尾随,李二娘莫名自杀,二人离开寺庙,逃亡他乡。
而后来李靖成为大唐开国功臣,号卫公,住进石头房子,红拂女成了一品夫人,李靖老了后开始装傻,某次那啥时突然死掉,然后红拂女申请到自杀指标,在专家指导下完成自杀,完成了最后一次的跑掉,离开了这个可怕的世界。而期间“暗恋”红拂女的虬髯公追击两人路上目睹两人那啥后远走日本,成为扶桑王,老年长成平摊的形状,喜欢附在画像里。
你如果只看我上面的简介,好像就是个破故事,其实真要看书,你会觉得作者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但其实这是个很隐晦的寓言故事,作者无非是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地方,政治和生活的几个现象和道理。
“要想安全脑子里就要干净,多想夫子曰,或者风花雪月,别把心思往旁处用。” “我们需要的不是要逃出洛阳城或者证出费马定理,而是指望。如果需要寓意,这就是一个,明确说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但必须有证明自己聪明的智慧,还得有证明自己傻的智慧,否则后患无穷。”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而且表里如一。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
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一本用有趣的脑洞大开的故事,讲关于如何逃离无趣,即使你逃不了,你也得知道是什么阻止了你,于是假装做个无趣的人。
2022.12.07 相关性和因果性
算法工程师部分日常的工作就是做关于青蛙耳朵长在腿上的研究 (据我所知大部分科学家都在做这个研究)。
关于青蛙耳朵长在腿上的研究报告 材料:青蛙、刀,同等分贝语音指令录音“跳”等。 1、找个青蛙,对它说跳,实况录象并记录相关数据;(跳了1米) 2、跺掉它一只腿,对它说跳,实况录象并记录相关数据;(迟疑了一下跳了0.5米有点歪) 3、跺掉它另一只腿,对它说跳,实况录象并记录相关数据;(没跳) 重复10只青蛙,测算平均跳跃距离,跳跃距离数据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数据显示因为没有了听觉器官,青蛙无法接受指令。 可以推论,所有的青蛙的耳朵在腿上,并且一边有一只,且失去一只对听力有一定影响。
2022.12.06 中台和组织规模
一群蚂蚁搬运一个大型物体,是如何处理好集体方向与个人方向的关系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的一篇《Ant groups optimally amplify the effect of transiently informed individual》研究的就是这个。这些来自以色列的研究人员,以一种叫长角立毛蚁的蚂蚁 (工蚁体长约 2.5-3.0 毫米) 为对象来进行研究。长角立毛蚁呈全球性分布,而且无论是城市中还是雨林里都能见到它的踪迹。它们比较杂食,但是在夏季的时候,昆虫是它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它们常常需要搬运比自己体积大上好多倍的昆虫尸体回巢。 我们知道,蚂蚁回巢是依靠其信息素作为指引的。因此,其实一群蚂蚁搬运东西回巢,大致方向其实总是错不了的,但是随着中途不断地更换伙伴、每个成员之间的角力以及搬运物体对自身触角的阻挡等,最终的路迹方向上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在这个搬运的整体中,有负责拉动的个体,也会有负责推动的个体。然而事实上,这些蚂蚁选择推动和拉动的分工情况,其实并不影响最终的物体搬运总速度。真正影响速度的,其实是蚂蚁的总数量。搬运的蚂蚁越多,速度自然也越快。 虽然在共同搬运一个物体的过程中,每个蚂蚁都可以使出自己的力,但是实际上它们的整体运动还是要受到队伍中一只“引路蚂蚁”的指挥,由它来控制这次搬运的整体方向。不过有趣的是,这个领导者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变动和轮流的。 每一只新加进搬运队伍里来的蚂蚁,作为对回巢方向有着最新信息的个体,都会对这个搬运系统产生轻微地方向上的修正影响,不过这影响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很快它就会被整体方向给带偏。然而不久,又会有新的蚂蚁补充进来,重复这一过程。 因此,对于小物体搬运而言,这一方法还是可行的。然而对于大物体的搬运,整个搬运团队就很庞大了,个体的影响就被相对削弱了,整个团体的运动就会显得相当保守。 比如说,同样大小的一个 U 型阻挡物(绕过它需要后退 5 cm),搬运小物体(直径 2 cm)的蚂蚁团队很快就找到了穿过障碍物的后退路线。然而搬运大物体(直径 8 cm)的蚂蚁团队(超过 100 只),却始终没办法整体后退 5 cm 以绕过这个障碍物。 from Mr-HH (知乎用户、生物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2022.12.05 广告推荐vs内容推荐
虽然大家都是推荐大家族,所用的技术也基本一致,但是优化的理念还是差异非常大的。最近的工作中也深刻感知到了这一点,做个小小的总结。
另外,整个思路转变的过程和前几天提到的如何判断自己蠢而不自知的过程几乎一模一样,即使现在,我仍然不敢保证自己的眼界水平已经追上了技能水平,也就是说,我目前可能还处在蠢而不自知的阶段,继续努力吧。
2022.12.04 一个巴西女学生的话
晚上看油管,一个中国旅游博主在巴西亚马逊首府马瑙斯旅游,期间遇到一个当地年轻的女大学生,用蹩脚的中式英语加翻译软件开启了一次尴尬的访谈,有意思的是博主最后问她有没有想对中国观众说的,这个女生回答的是 “mais amor, menos ódio. sejam mais a favor da liberdade, sem julgamentos. sejam mais a favor da paz. vivam como se fosse a última vez porqué vocé so tem essa vida. beijos e abraços.” 大概意思是 “多爱,少恨,支持自由,don't judge,支持和平,像最后一次一样生活,因为你只有一次生命,亲吻和拥抱”,那一瞬间感觉这个女生简直不要太深刻,而且,对中国人的理解好像也很深啊。
2022.12.04 历史总在重复
大陆防疫政策在一夜之间大反转,虽然还有一些落地的曲折,但大趋势已定,很多人在庆祝,但我觉得更恐怖了。一方面是对在这三年里各种付出的代价,无辜消失的生命,高层伪科学防疫,中层弄虚作假,基层暴力管理,没有任何层级的政府出来向公众解释、道歉、赔偿和反思,仿佛只要不提,这一切就没有发生过,而且作为纸的发明国,你现在敢在大街上举起一张 A4 纸吗?另一方面是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量让人恐惧,昨天还要严控,今天就可以完全放开,昨天还在恐吓式宣传说有严重后遗症,今天就突然“科学地”宣传无后遗症迹象,要么疯狂油门,要么疯狂倒车,脸皮厚到让人叹为观止。最后,当然就是我们记忆如同三岁金鱼的国民,是谁为他们在寒夜上街呐喊,是谁为他们被扑倒在地,被带走消失,统统不记得了,一切荣耀归于党和政府。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完美的配合,就是我觉得中国没有希望的原因,以前是这样的故事,下一个“新冠事件”来了,还会继续重复这三年的故事,或者说,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只是平时的事情影响面没有这么大罢了。
2022.12.03 新仙女木事件
最早的人类从大约 250 万年前的东非开始演化,大约 200 万年前,一部分远古人类离开家园踏上旅程,足迹遍布北非、欧洲和亚洲的广大地带,开始超不同的方向演化,发展出几个不同的人种,比如欧洲尼安德特人、亚洲直立人、印尼爪哇的梭罗人等等。距今 15 万年前,东非出现智人这个人种 (原因不明),距今 7 万年前,完成认知革命的智人开始走出非洲,到距今 1 万 2 千年前,其他人种均灭绝,世界只剩智人。
也正是从 1 万 2 千年前开始,世界各地的智人似乎都突然转变了采集和打猎的生活方式,各地的人根据各地的特色驯化出了不同的农作物,开启了崭新的农业时代。为什么会是这个时间点呢,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革命,这个时期恰好发生了另一件事情,因果性未知,但时间相关性很高,那就是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期 (Younger Dryas) 大概距今 12800 年至 11500 年前,地球突然结束了此前温度逐渐升高的间冰期,全球气温骤降,北极冰川南侵。这时期,本来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一种叫仙女木的草本植物,它的花粉都能在低纬度地区发现,说明当时气候寒冷,于是这时期也用这个植物命名了。这种寒冷持续了大概 1000 多年,在地球的历史中,这简直就是瞬息之间,而对于地球上的物种,却是一次命运的大转折。
新仙女木事件,也有另一个名字叫克洛维斯彗星事件,克洛维斯彗星的撞击是引发这次事件的重要猜测之一。
在这之前,地球温暖宜人,各地方的古老部落过着延续了 200 万年的石器时代生活,每天采着野果狩着猎,这次突然的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这种生活方式难以为继,大部分智人部落必然因为饥荒而团灭,少部分智人穷则思变,想办法找出能稳定提供粮食的方法,于是逐步开始了对小麦、水稻等植物的驯化,这一切导致了农业时代的到来。
农业时代,人们不再大规模迁徙,开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息繁衍,最后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村庄,城镇,以及各种的商业,最终结果就是:文明。我们今天生活里几乎所有的一切,文字、法律、政府、历法,统统都是文明时代的产物。对了,还有各位家里的猫主子和狗主子,可能也是伴随着农业文明,由于存在互惠互利关系,才逐步被大规模训化的。
为什么文明最开始只出现在中东,中国和美洲的少数几个地方呢?不过是因为少数的几种比较好驯化的动植物刚好出现在这几个地方罢了。比如中东的小麦,中国的水稻,美洲的玉米和土豆等。这才是老天爷赏饭吃,没有被赏饭的智人部落早就成了考古遗迹。
(2022 年深圳的冬天来的有点晚,这几天才从短袖换成了外套)
2022.12.02 如何判断自己蠢而不自知
在新进入某个领域后,当你第一次自我感觉良好时,这种感觉几乎一定是错觉。
当你进入一个陌生领域,从头开始积累,开始感觉啥也不会,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你渐渐上道,已经能做出一些像模像样的成绩,也比周围人强一大截,于是你觉得自己还不错了。
但,切记,这种“对自己感到满意”的情绪在以后出现时,很可能是符合事实的,但是第一次出现时,一定一定是幻觉。因为,一个人很难在技能和眼界上保持同速增长,这个时候一定是你的技能水平高于了你的眼界水平。
技能层面,一个领域往往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技巧是最常用最核心的 (比如吉他的常用和弦和 PS 的主要工具),只要掌握这一小部分,在施展技能时就已经能像模像样了,技能的成长不是线性的。
眼界层面,眼界需要人一点一点去观察,去感受,审美和阅历只能像打点滴那样逐步进入你的大脑,是一件想快也快不起来的事情,它的增长是线性的。
在早期阶段,技能水平要高于眼界水平,更何况,有些信息,由于水平没到那个点,就算看见了也无法理解。这就会让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愚蠢,反而自我感觉良好。随着阶段不断推进,技能水平的进步速度一定会下降,成长曲线趋于平缓,稳定增长的眼界水平会在新的高度与技能水平曲线相交,人在这个时候才能客观的看待自己。
所以,如果你从头开始做一个事情,一旦开始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一定要默默对自己说“你已经进入一个蠢而不自知的状态了,继续努力啊”
—— from 河森堡
2022.12.01 FLAG
每个人独立后,就得加速想办法摆脱出卖时间的状态,出卖时间不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那些偏又思想清高看不上也不会跟人拉帮结派刻意搞关系的人。
2022.12.01 搞思想
以前一直对那些搞思想和理论的人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脱离实际,虚头巴脑,只会玩文字游戏,捣鼓词句的顺序,那些理论原则都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但随着经历的增加,才发现,事情可能是反过来的。能捣鼓出一套思想体系并推销出去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精英中的精英。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需要制定者能够透过层层迷雾,看透事情的本质,总结出本质的规律,并通过文本将这些规律进行梳理,形成可以宣贯的材料,使大多数没办法看透本质的人也能跟着一起行动,甚至为之赴汤蹈火。
这些理论,大到治国方针、政党思想,意识形态,宗教理念,小到公司的商业逻辑,一个培训的主题,一个业务的发展逻辑,甚至是个人的发展规划。
往往做的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但怎么梳理这些事情的逻辑,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最终决定了事情长期的走向。